我的畫會說話(四) 戶外光腳「泥巴課」

阿碧靜靜的為祖母、姐姐和自己建造夢想中的房舍,還用泥土做了個自己放在「屋外」,守衛自己的家。 前情提要:當深藏的感覺和情緒無法用言語或文字表達時,圖畫意象於焉產生!藝術能夠傳遞 許許多多複雜感受的奇妙能力。但是…..您知道這些圖畫意象,其實在跟您說話嗎?在史瓦濟蘭南方一個民風淳樸的小鎮詳安諾,壁虎小姐在學校與孤兒院的瑜伽彩繪課堂上,遇到了孩子們一個個鮮為人知、心酸又勇敢的故事。   「我想要有個家,一個不需要華麗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時候,我會想到它;我想要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驚嚇的時候,我才不會害怕。……」 一首「我想有個家」,道盡了許多無父無母的孤兒沒有家可回,而且渴望有個家的心酸。 史瓦濟蘭的愛滋病感染人數是全球最高的國家。因此,母子垂直傳染的愛滋病造成很多無辜的孩子,在出生後成了愛滋病感染者,而感染了愛滋的父母親也因為早逝而無法照顧年幼的孩子,因此造成為數不少失怙或喪母的孩子們缺乏照料,而被送進孤兒院。 院區一位因母子垂直傳染愛滋病的8歲孩子,隨手用地上泥巴所捏成的作品–「我的家」。 藝術創作本身具有療癒的功能,不同的創作媒材對於創作者所帶來的功效也會隨著孩子不同的性格而激發出不同的火花。從平面繪畫到立體雕塑的表達;黏土等軟性媒材,在做些捶打拉搓的動作後,能讓孩子們把情緒發洩出來,而老師們也可從中獲得更多有關孩子們的訊息和相關意義。 孤兒院的孩子們與小編逐漸在課堂上建立了信任、真誠、開放和親密的互動關係,孩子們的創作不但更加自由起來,心房也漸漸打開。有別於繪畫,粘土對於觸摸型的孩子來說更是容易把自己的情緒與內心故事顯現出來。 由於院區沒有粘土,就在發愁材料問題時,壁虎小姐無意間間在一次大雨過後,發現教室外地上的土壤竟然是紅土,因為紅土遇水之後粘性驚人!因此,瑜伽彩繪也就從室內移到了有著藍天白雲的戶外。孩子們開始像脫韁的野馬,找到自己喜歡的地方後,就開始從大自然中找工具挖土、堆土、拔草、撿樹葉、做造型…「建造」自己的家,而孩子們也在這「粘土創作」過程中安靜了起來。 生長在史瓦濟蘭部落的孩子,常與大自然為伍,因為物質條件的匱乏,讓許多當地的孩子常自己動手、動腦創造「玩具」。而這堂戶外「粘土創作」課,不只激發了孩子們的創意,也讓小編發現多數孩子們都非常懂得善用環境中現有的大自然素材,而且還有著絕佳的空間與建築概念。從孩子們的創作中,孩子希望自己早早長大、自立,為家人與自己建造一個家的慾望表現無疑。 而班上一個平時總愛在課堂上發出怪聲與尖叫的阿碧,則在這堂課中表現出了令人出乎預料的成熟,不但靜靜的挖土、和水、捏土為祖母、姐姐和自己建造夢想中的房舍,還用泥土做了個自己放在「屋外」,因為她要守衛自己的家。也許孤兒院的孩子不曾有過溫暖的家,也許他們的家人父母不在身邊,但是相信院區老師與保姆們的愛心與關懷會陪伴著他們健康的成長、接受教育,陪伴著他們在未來逐夢。

我的畫會說話(三) 「彩繪車庫門」找到自信的阿喜

前情提要:當深藏的感覺和情緒無法用言語或文字表達時,圖畫意象於焉產生!藝術能夠傳遞 許許多多複雜感受的奇妙能力。但是…..您知道這些圖畫意象,其實在跟您說話嗎?在史瓦濟蘭南方一個民風淳樸的小鎮詳安諾,壁虎小姐在學校與孤兒院的瑜伽彩繪課堂上,遇到了孩子們一個個鮮為人知、勇敢又激勵人心的故事。   著名的藝術治療師陸雅青教授曾表示:人們可以透過藝術的形式,運用不同的繪畫工具或媒介,透過口語、非口語的表達及藝術創作的經驗,來探索個人的問題及潛能,以協助人們內心世界和外在世界間更趨一致。(陸雅青,1994 ) 藝術創作本身具有療愈的功能,透過藝術創作的過程,可以緩和當事人情緒上的衝突或困擾,並有助於自我、認識和自我成長這顯示出藝術創作是一種隱性內在的表達,它提供了一個非語言的自然表達及溝通的機會,而創作的作品和作品中所引發的一些聯想,可以幫助個人維持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和諧一致,而這內外和諧的需要是不分男女老少的。 8歲的阿喜,總是靜靜的參與瑜伽彩繪課堂的遊戲、瑜伽、靜心與繪畫活動,在某次課堂上壁虎小姐提供了從華商工廠收集來的超大包裝紙,全班15人就只有阿喜一個人瑟縮的跟小編要了一張超大的紙後,便蹲在角落開始畫了起來,隨著音樂節奏,他畫畫的動作竟然逐漸大了起來,色彩、畫面也越來越豐富。最後,他為這幅命名為「大樹」的畫作令全班為之驚艷。而平時害羞安靜,帶著靦腆笑容的阿喜,不但在班上有自信了起來,也自告奮勇的要加入彩繪車庫大門的行列。巨幅車庫門完成後,阿喜笑開懷,不敢相信自己竟然有能力完成它。 在彩繪車庫門的過程中,院區裡的兄弟姐妹們常常到阿喜身邊圍觀,並投以羨慕與讚賞的眼神。而這股被同儕認同與找到自我價值的力量,讓阿喜不但對自己越來越有自信,而這股自信也讓他對學業用心了起來,在學期末時傳來捷報–阿喜這學期的學期成績都比前一學期大為進步,終於不用再被留級啦!  

我的畫會說話(二) 「黑色惡魔」是爸爸?

前情提要:當深藏的感覺和情緒無法用言語或文字表達時,圖畫意象於焉產生!藝術能夠傳遞 許許多多複雜感受的奇妙能力。但是…..您知道這些圖畫意象,其實在跟您說話嗎?在史瓦濟蘭南方一個民風淳樸的小鎮詳安諾,壁虎小姐在學校與孤兒院的瑜伽彩繪課堂上,遇到了孩子們一個個鮮為人知、勇敢又激勵人心的故事。 Read(1958)曾說:「要傳達思想和觀念,語言是最好的手段,而要傳達情感,繪畫則是最好的方法。」其實,繪畫對孩子來講,是一種自然且最初的語言,也是最直接的訊息傳遞。人從孩童開始就會塗鴉,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有著不同的繪畫時期,但是不管是那一時期,都是最自然的內心情感的流露。藉著繪畫的表現,我們可以發現其內心最真實的情感與問題,適時的給予協助,讓他們健全的成長。 結合了瑜伽、美術、音樂、遊戲等多元模式的瑜伽彩繪課,常常在無意間讓孩子們突破生活僵局、破繭而出的敞開心房,以言語或非語言的方式述說出自己的故事。 壁虎小姐的課堂上有個安靜的孩子,總是帶著一抹微笑,他是九歲的小清。在一次瑜伽彩繪課上,出現在他圖畫左下角一個用蠟筆塗塗抹抹的“黑色惡魔”,吸引住了壁虎小姐的目光。您看出了那個欲蓋彌彰的”黑色恶魔“和其他畫面角色是如何的不同了嗎? 經過詢問,畫面正中間的那位就是小青本人,左邊是弟弟、右邊是個娃娃、左下角的”黑色恶魔“是個獅子,而旁邊則是他的母親。由於,畫面中所呈現的”黑色恶魔“,明顯顯示小青在繪畫過程中所使用的力道與線條,完全有別於畫面中其他角色的一派輕鬆,因此,壁虎小姐又再次的詢問了那個小青口中的“獅子”是不是他所認識的什麼人!? 在一陣靜默後,小青道出了“獅子”與家人的故事;那藏在小青心中的真正惡魔“獅子”,原來是他那有嚴重家暴的父親。站在畫面”獅子”旁的母親,不但常是被家暴的對象,也常是護衛孩子,擋在孩子與父親之間的一道城牆。母親不堪長期家暴後,香消玉殞,已在幾年前過世;父親因無力撫養,而將小青與弟弟送進了孤兒院。在非洲,女性的角色往往是遠低於男性,不但常被認為是生兒育女的器具,也常被“物化”為男性的所有物或泄慾、洩憤的物品。而這家暴的陰影,就一直隱藏在小青的微笑中,未曾被人發現。小青卸下心中“重擔“後,所畫出的第二張圖畫,則明顯的陽光許多,出現了花草、星星等大自然元素。 小青在說出了心中的“黑色惡魔”之後,不但在課堂上的表現活潑了起來,常自願當起壁虎小姐的小幫手,幫忙收拾畫具、環境,也開始展現了他驚人的繪畫與創作天分。孩子需要“伯樂”的出現,協助他們看見自自己內在的光亮,而改變也將是與時俱進、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