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碧靜靜的為祖母、姐姐和自己建造夢想中的房舍,還用泥土做了個自己放在「屋外」,守衛自己的家。
前情提要:當深藏的感覺和情緒無法用言語或文字表達時,圖畫意象於焉產生!藝術能夠傳遞 許許多多複雜感受的奇妙能力。但是…..您知道這些圖畫意象,其實在跟您說話嗎?在史瓦濟蘭南方一個民風淳樸的小鎮詳安諾,壁虎小姐在學校與孤兒院的瑜伽彩繪課堂上,遇到了孩子們一個個鮮為人知、心酸又勇敢的故事。
「我想要有個家,一個不需要華麗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時候,我會想到它;我想要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驚嚇的時候,我才不會害怕。……」 一首「我想有個家」,道盡了許多無父無母的孤兒沒有家可回,而且渴望有個家的心酸。

史瓦濟蘭的愛滋病感染人數是全球最高的國家。因此,母子垂直傳染的愛滋病造成很多無辜的孩子,在出生後成了愛滋病感染者,而感染了愛滋的父母親也因為早逝而無法照顧年幼的孩子,因此造成為數不少失怙或喪母的孩子們缺乏照料,而被送進孤兒院。
院區一位因母子垂直傳染愛滋病的8歲孩子,隨手用地上泥巴所捏成的作品–「我的家」。
藝術創作本身具有療癒的功能,不同的創作媒材對於創作者所帶來的功效也會隨著孩子不同的性格而激發出不同的火花。從平面繪畫到立體雕塑的表達;黏土等軟性媒材,在做些捶打拉搓的動作後,能讓孩子們把情緒發洩出來,而老師們也可從中獲得更多有關孩子們的訊息和相關意義。
孤兒院的孩子們與小編逐漸在課堂上建立了信任、真誠、開放和親密的互動關係,孩子們的創作不但更加自由起來,心房也漸漸打開。有別於繪畫,粘土對於觸摸型的孩子來說更是容易把自己的情緒與內心故事顯現出來。
由於院區沒有粘土,就在發愁材料問題時,壁虎小姐無意間間在一次大雨過後,發現教室外地上的土壤竟然是紅土,因為紅土遇水之後粘性驚人!因此,瑜伽彩繪也就從室內移到了有著藍天白雲的戶外。孩子們開始像脫韁的野馬,找到自己喜歡的地方後,就開始從大自然中找工具挖土、堆土、拔草、撿樹葉、做造型…「建造」自己的家,而孩子們也在這「粘土創作」過程中安靜了起來。
生長在史瓦濟蘭部落的孩子,常與大自然為伍,因為物質條件的匱乏,讓許多當地的孩子常自己動手、動腦創造「玩具」。而這堂戶外「粘土創作」課,不只激發了孩子們的創意,也讓小編發現多數孩子們都非常懂得善用環境中現有的大自然素材,而且還有著絕佳的空間與建築概念。從孩子們的創作中,孩子希望自己早早長大、自立,為家人與自己建造一個家的慾望表現無疑。
而班上一個平時總愛在課堂上發出怪聲與尖叫的阿碧,則在這堂課中表現出了令人出乎預料的成熟,不但靜靜的挖土、和水、捏土為祖母、姐姐和自己建造夢想中的房舍,還用泥土做了個自己放在「屋外」,因為她要守衛自己的家。也許孤兒院的孩子不曾有過溫暖的家,也許他們的家人父母不在身邊,但是相信院區老師與保姆們的愛心與關懷會陪伴著他們健康的成長、接受教育,陪伴著他們在未來逐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