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當深藏的感覺和情緒無法用言語或文字表達時,圖畫意象於焉產生!藝術能夠傳遞 許許多多複雜感受的奇妙能力。但是…..您知道這些圖畫意象,其實在跟您說話嗎?在史瓦濟蘭南方一個民風淳樸的小鎮詳安諾,壁虎小姐在學校與孤兒院的瑜伽彩繪課堂上,遇到了孩子們一個個鮮為人知、勇敢又激勵人心的故事。
Read(1958)曾說:「要傳達思想和觀念,語言是最好的手段,而要傳達情感,繪畫則是最好的方法。」其實,繪畫對孩子來講,是一種自然且最初的語言,也是最直接的訊息傳遞。人從孩童開始就會塗鴉,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有著不同的繪畫時期,但是不管是那一時期,都是最自然的內心情感的流露。藉著繪畫的表現,我們可以發現其內心最真實的情感與問題,適時的給予協助,讓他們健全的成長。
結合了瑜伽、美術、音樂、遊戲等多元模式的瑜伽彩繪課,常常在無意間讓孩子們突破生活僵局、破繭而出的敞開心房,以言語或非語言的方式述說出自己的故事。
壁虎小姐的課堂上有個安靜的孩子,總是帶著一抹微笑,他是九歲的小清。在一次瑜伽彩繪課上,出現在他圖畫左下角一個用蠟筆塗塗抹抹的“黑色惡魔”,吸引住了壁虎小姐的目光。您看出了那個欲蓋彌彰的”黑色恶魔“和其他畫面角色是如何的不同了嗎? 經過詢問,畫面正中間的那位就是小青本人,左邊是弟弟、右邊是個娃娃、左下角的”黑色恶魔“是個獅子,而旁邊則是他的母親。由於,畫面中所呈現的”黑色恶魔“,明顯顯示小青在繪畫過程中所使用的力道與線條,完全有別於畫面中其他角色的一派輕鬆,因此,壁虎小姐又再次的詢問了那個小青口中的“獅子”是不是他所認識的什麼人!?
在一陣靜默後,小青道出了“獅子”與家人的故事;那藏在小青心中的真正惡魔“獅子”,原來是他那有嚴重家暴的父親。站在畫面”獅子”旁的母親,不但常是被家暴的對象,也常是護衛孩子,擋在孩子與父親之間的一道城牆。母親不堪長期家暴後,香消玉殞,已在幾年前過世;父親因無力撫養,而將小青與弟弟送進了孤兒院。在非洲,女性的角色往往是遠低於男性,不但常被認為是生兒育女的器具,也常被“物化”為男性的所有物或泄慾、洩憤的物品。而這家暴的陰影,就一直隱藏在小青的微笑中,未曾被人發現。小青卸下心中“重擔“後,所畫出的第二張圖畫,則明顯的陽光許多,出現了花草、星星等大自然元素。
小青在說出了心中的“黑色惡魔”之後,不但在課堂上的表現活潑了起來,常自願當起壁虎小姐的小幫手,幫忙收拾畫具、環境,也開始展現了他驚人的繪畫與創作天分。孩子需要“伯樂”的出現,協助他們看見自自己內在的光亮,而改變也將是與時俱進、水到渠成。